首页

脚责视频

时间:2025-05-29 09:34:14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64110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李冠兴传》正式发布 致力弘扬核工业“求真务实、自信自强”风范

“15年前,我来到安吉时就被当地优美的环境和政策深深吸引,决定在此投资,并不断扩大规模,取得良好成绩。”活动中,澳门团荣誉团长、澳门浙商联合会会长、澳门苏浙沪同乡会常务副会长廖春荣以自己的经历,勉励澳门青年要常怀感恩之心,为爱国爱澳薪火相传努力不懈,并希冀能有更多人来安吉、来浙江,投资兴业。

“盘王节·耍歌堂” 瑶族文化艺术巡游展演在广东清远举行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 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共同呼声——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的视频致辞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文化中国行|博物馆里过暑假 沉浸式探寻传统文化

戴克兰·达利表示,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美中关系向好为两国企业带来了巨大利好。美国国际工商理事会愿与中国贸促会及其分支机构深化合作,为推动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市场贡献力量。

外国学者走进浙江义乌 感受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

目前,警方已加强了与通信管理部门的合作,这一犯罪手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被识破并采取措施。警方表示,居民如遇到“升级宽带”之类的电话,要及时向运营商的官方客服核实。

王毅应约会见捷克国家安全顾问波亚尔

该不明物体严重腐蚀,呈圆柱形,具有形似推进器装置且有钢印编号,怀疑为旧式鱼雷。民警为保证安全迅速疏散群众,联系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